杨玉龙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家长能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
出于本心来讲,每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人中龙凤,甚至在孩子的学习成长投入上不遗余力。而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一如父辈们会在平凡中度过一生。其实,平凡的人同样拥有幸福和快乐,接受子女的平凡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对孩子的期待就是希望她一生平安幸福”,当父母拥有这样的心态时,对自己、对子女、对家庭都是大有裨益的。
反过来讲,如果一味地只想着让孩子不平凡,吼他、骂他,报班补课,不仅会让孩子不堪重负,而且也会令家长难以应付。其实,有的时候,因孩子成长造成的诸多烦恼,很大原因在于两点:一是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家长带着孩子走偏了;二是盲目攀比,只期许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特质与优点。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人生并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比赛。每个人出生时就处在不同的位置,也朝着不同的方向奔跑。家长应认识到这些,更应该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陪伴孩子成长。正所谓,孩子的健康成长比片面追求出类拔萃更重要。而且,套用一句网络用语:父母的接纳是每个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和自爱自信的源泉。
当然,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父母可以接受子女平凡,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正确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方式,而这也是让孩子受用一生的。比如,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懂得感恩、对人热情,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等等。孩子拥有了这些品格,对他们的学习,乃至以后的人生大有裨益。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每个人都有出彩的平台与机会。只要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有不断努力奋斗的精神,有持续学习的意识,即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故此,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应是一种平常心态,而家长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网所发图文版权均归《中国平煤神马报》所有,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
编辑:宋瑞霞 责任编辑: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