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路——景昇煤业发力全过程管控降低吨煤成本的启示 | 中国平煤神马报

在距离郏县眼明泉森林公园十几公里的地方,一向埋头苦干的景昇煤业公司因在集团上半年经营绩效考核中吨煤成本最低,且被集团主要领导在年中工作会议上给予肯定而引人注目。

该公司开采的五2、六2煤层厚度在1.3米左右,且地质构造复杂。那么,它是如何在条件差、煤质差、产量小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前8个月吨煤成本控制在341元的呢?

“我们靠的是破局。”9月15日,该公司负责人说。


局:用工成本较高

破局:摸实人员出勤真清理,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化

截至8月底,该公司共有517人,其中井下人员410人,占比近80%。4月至8月,该公司每月用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低于大多数煤矿。

然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该公司存在人员管理不规范、考核不严细、结构不合理,用工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

今年以来特别是自4月份以来,该公司持续开展机构和劳动组织整顿,增加对在册人员的分析调研频率,平稳有序地完成了人员优化工作。

近5个月,该公司综合利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智能化考勤系统、现场考核等手段掌握人员在岗实际情况,共清理长期不在岗人员60人。

从9月份开始,该公司做实做细对出勤人员工作时长、在岗时间、在岗状态、绩效完成情况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工作,把对在册人员出勤情况的分析调研由每月2次增至3次。

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与专业化公司合作,正逐步推进绿化、保洁、污水处理、安全保卫等后勤服务社会化。这项工作完成后,从事这些工作的40人将全部参与市场化用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用工成本。


局:材料费、电费等高企

破局:精计划、划红线、严考核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8个月,该公司吨煤电费从51.98元降至43.61元,下降16.1%;材料费从吨煤48.83元降至34.93元,下降28.47%。

该公司加强精细化管理,将材料费考核关口前移,从计划组织开始考核,划定超领10%为处罚红线;经营管理部门不仅会在当月对越线单位主管人员和计划制定人按超领物资原价值进行现金处罚,还会压减越线单位次月的材料数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精细化管理刚实行的前两个月,个别队出现过超领15%至20%的现象,此后再没一个队越线。

从申领到使用,该公司多部门联合对申领单位进行闭合考核,并将成套材料打散发放,要求申领单位缺什么领什么,避免浪费。     

该公司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每次下井都要到1个采面和3个掘进头走一遍,到各个固定区域清点相关单位的材料,检查并确认各单位申领材料是否存在丢失、浪费现象,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同时,各队职工在交接班时,需要仔细清点确认材料数量,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

统计结果显示,今年前8个月,该公司在产量提升、进尺增加的情况下,材料、配件费用持续下降。

此外,该公司在主井机电运输部维修区专门为修旧利废准备了齐全的设备,安排专人维修托辊、井下电气开关等,并对各队职工参与修旧利废进行奖励。开拓队电工李锋几乎每次升井,都会到这里维修废旧设备。他说:“每个月通过维修旧设备,就能增收千余元。”

像李锋这样升井主动加班的职工不在少数,他们在创收的同时,企业也省下了更多的钱。前8个月,该公司仅通过复用井下闲置电缆就节省费用近50万元。


局:核定产能少,煤层较薄,产量较小

破局:优化生产布局,坚持正规循环作业,精筛细分,加强劳动组织

煤炭生产总成本除以煤炭产量就是吨煤成本。

破前两个局降低的是煤炭生产总成本,分子降下来,再把分母提上去,才能把吨煤成本最大限度降低。

在我国,地下开采厚度在1.3米以下的煤层就被称作薄煤层。而该公司的煤层厚度在1.3米上下徘徊,且地质构造复杂,此前核定产能一直是30万吨。这样的条件,想靠规模摊薄成本,简直是天方夜谭。

今年以来,该公司多次对矿井剩余开采储量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煤炭开采计划,制定了矿井未来3年的开采方案和思路。

对现有煤炭资源合理开采,力争“能采尽采”“吃干榨净”。在月度产量计划安排上,该公司随时根据采面条件控制采高,通过煤矸分采分运,合理利用煤仓、矸石仓调整排矸时间等,争取多出煤。“我们每次下井都带着尺子,随时准备拿尺子量,生怕浪费一点煤。”该公司生产部职工张金铭说。

该公司以正向激励调动职工多出煤、出好煤的积极性,实行“超刀”奖励政策,多割煤多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处罚。8月31日,该公司综采队职工李富存班得了“超刀”奖,每名职工能多拿1000元。

9月上旬,该公司产能由30万吨提至60万吨顺利得到批复。接下来,该公司将逐步提升产量,为进一步降低吨煤成本奠定基础。

(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