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禹一矿连续3年交出“满分卷” | 中国平煤神马报

12月8日,平禹一矿交出“满分卷”——煤质、利润均完成今年年初集团下达的指标,登上集团“两翼”整合矿井创效榜首。

汝州矿区和禹州矿区是集团重组整合的老矿区,位于集团矿区两翼,资源赋存量小,开采条件差,历史欠账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多。平禹一矿始建于1969年,2017年核定生产能力150万吨/年。

近年来,该矿紧紧围绕安全高效这一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向着“打造集团先进、区域一流、安全高效、美丽和谐新一矿”的共同愿景奋勇前行。

“我们矿存在‘两翼’矿井共性问题,也有阻碍发展的特性难题。总体而言,制约我们矿发展的堵点主要有3个。”该矿党委书记谢秀国说,“一是矿产资源受到‘三下’采煤束缚;二是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水害风险逐年加大;三是‘三软’煤层支护技术落后。对我们矿来说,闯过这‘三关’,打通堵点,就能破解矿井发展瓶颈。”

由于村庄压煤情况突出,该矿采掘布局严重受限。近年来,该矿采取多种措施,投资4亿元对压煤村庄进行搬迁改造。截至目前,该矿张堂村一期村庄搬迁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期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24年8月完工。届时,两期项目将会满足368户村民的居住需求,解放煤炭储量600万吨。

与别的“两翼”矿井相比,该矿水文条件复杂,曾一度因水害威胁面临闭井。近年来,该矿持续加大水害治理投资力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矿井排水系统,持续实施疏水降压和底板注浆加固工程;另一方面,优化地面水害区域治理技术路线,引进行业先进水害治理项目,进一步补齐水害治理短板。“我们计划再投资3亿元,进行地面水害区域治理,为矿井长期无水害安全生产夯实基础。”该矿矿长张国常说。

该矿地质构造复杂,不但支护难度大,而且支护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该矿成立攻关团队,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赴行业先进煤企对标学习,对支护工艺反复进行研究。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该矿创新研究出了“U型钢棚+密集锚索”联合支护新工艺,将支护成本降低40%,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提高1.5倍,为矿井达产创造了条件。今年,该矿“复杂地质条件整合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了集团最高技术奖。

自该矿闯过“三关”后,连续3年交出“含金量”十足的“满分卷”。“2021年、2022年、2023年,平禹一矿全部达产,煤质、利润连续3年均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指标,是当之无愧的集团整合矿井高质量发展‘领跑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文/图 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雪  编辑 李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