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成功“出海” | 中国平煤神马报

近日,南阳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阳天成)负责人收到海外客户反馈,该公司生产的首批103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经顺利通过认证。这是集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品首次“出海”。

“现在我们正逐步放量,力争年中实现海外客户批量供应,年底实现达产。”易成新能副总裁、南阳天成执行董事杨光杰说。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主要构件组成,其中负极材料对电池的电压、充电速度、容量、能量密度等有重要影响,占电池成本8%左右。作为下游客户,锂电池厂商对负极材料品质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所以存在严格的供应商和产品认证机制。“我们需要经过供应商初评、产品报价、样品检测、小批量试用、稳定性检测等认证程序后,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为客户批量供货。”杨光杰说,“一旦成为供应商,我们和客户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目前,集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总产能为10万吨,生产线主要集中在易成瀚博、南阳天成、中平瀚博、青海天蓝等企业,其中南阳天成年产3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是集团唯一具备生产负极材料全工序的项目,去年年底项目一期建成投产。

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海外客户核心在于过硬的产品品质。据介绍,南阳天成技术研发团队历时5年与国外客户建立了牢固的技术研发合作关系。该公司生产线采用国内先进的全流程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生产的高性能负极材料具有高倍率性、高比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产品质量处于国内行业第一梯队。

为进一步发挥规模和品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集团正积极整合资源,全力推动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一体化运营,统一产品运作,推动运行质量整体提升。“下一步,我们计划将4家负极材料企业对接国际贸易公司,构建统一销售平台,通过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和营销渠道建设,开拓国际客户,全面提升负极材料产品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雪 图片由南阳天成提供 编辑 李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