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云南哀牢山因“探险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原本人迹罕至的“禁区”变成一些游客跃跃欲试的“景区”,引发人们对旅游安全的担忧。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旅游出行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景区,转而倾心于一些“小众秘境”,让旅游出行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以哀牢山为例,当地有广阔的原始森林,虽然风景优美,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游客擅自闯入可能遭遇危险。对此,各方面要加强协作,守好旅游安全红线。
各地要强化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重点景区、宾馆、营地等旅游场所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开展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和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等活动。对于未开发非开放区域的进出通道,应加强防范。
旅游景区应增加安全设施,安排人员进行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紧急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与药品。对于极限景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确保相关设施正常运行与安全性。此外,应与当地公安、消防、医院等机构加强联系,确保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广大游客要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增强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要以身犯险。出行前,应了解哪些地方属于开放区域,哪些地方属于禁入区域;了解目的地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掌握必要的户外安全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尽量选择基础设施完备的成熟景区,做到遵守规则、量力而行,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