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更高倍率的超快充电池已成为电池企业的发力方向。
动力电池充电倍率正在走向新高度。从2022年3C电池量产,再到2023年4C、5C问世,如今6C竞速赛也已打响。上汽通用日前宣布,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更高倍率的超快充电池已成为电池企业的发力方向。
超快充产品迭出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正逐渐接近其理论上限。为进一步解决续航焦虑问题,超充、快充技术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新风向。今年以来,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等锂电产业链企业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超快充电池新品,以有效提升补能效率、覆盖更广的充电场景。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基于对更高性能的追求,多种锂电新技术涌现。2024年,快充将迎来规模化放量关键之年。
多方协同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今高倍率已经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电池企业想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功率性能,需要在电解液、隔膜、结构设计等多个环节进一步优化。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未来具有快充能力电池渗透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助推相关材料升级与增长。
超快充技术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力电池企业、充电运营商和电网企业多方紧密合作和共同发力。为更好适配4C、5C乃至6C+电池,充电桩也需要相应的倍率升级。不过,目前来看,可匹配超快充车型的充电桩数量尚未达到需求。此外在市场终端,部分搭载超充电池的车型具体上市时间还需等待。
“高倍率电池与高压快充车型、超充桩相互搭配,才能实现充电最大峰值功率。”一位电池行业人士表示,“当前高压快充车型的保有量相对较小,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投资与之相匹配的充电桩研发、建设,很难盈利。通过政府给予充电桩生产企业一定的财政支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桩企积极性,进而推动6C电池普及。”
多路线互补发展
虽然超快充技术备受追捧,但并非任何地方都适合布局超充。超充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包括设备投入等,在建设时需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状况、电车保有量以及充电需求等因素。
在业内人士看来,慢充、快充、超充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因此未来将共存发展,形成互补的充电网络,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场景的需求。如在住宅区、办公区等长时间停车场所,慢充设施更为合适;超充设施则更适合布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