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2024年四季度第一次会议召开 | 中国平煤神马报

11月12日下午,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2024年四季度第一次会议在会议中心召开,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精神,听取了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的建议、集团近期重点科技创新工作等方面汇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总经理李延河主持会议。

集团领导张金常、凌兵奎、李庆明、李本斌、张电子、刘信业、江俊富、王安乐,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原学者、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建国出席会议。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金常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精神。集团科技创新管理部汇报了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的建议、集团近期重点科技创新工作,以及《集团科研人才网络体系建设方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创新学院”建议方案》《2025年度集团重大战略创新工程项目调整建议》《集团科技创新对标管理工作方案说明》《十一矿透明矿井数字孪生系统软件展示》等内容。

李毛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意见》是党和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其中提出的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大力推广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织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链堵点卡点;推广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使命驱动、任务导向;在对国企的考核中,要增大研发投入强度、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等指标权重等新的部署和要求,都与我们落实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推动上级政策落地生根,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任务。集团相关业务部门要做好专题研究,各产业板块要主动谋划对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李毛强调,近年来,集团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科技创新在省内工业企业中反应比较快、行动比较早、效果比较好。但也要看到,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相比,与先进企业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短板亟待补齐。比如,科研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创新资源比较分散、低效,人才数量的增长与整体质量不匹配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李毛要求,要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在科研项目上,集团每年都会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动态调整,主要考虑就是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更加契合国家需求、产业前沿,对高质量发展更加具有引领性、支撑力。这都需要人才、平台、机制、资金等各类要素来保障。在重大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上,会议专门针对集团“6+2”重大战略性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有的做得非常好,有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要强化问题意识、攻关意识,以科研攻关为牵引,持续优化、不断创新,不仅要增加规模、产能,还要不断降低成本,确保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效益最大化。

李毛要求,在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育上,我们设立的集团创新学院、科创人才网络社区及管理平台,目的就是更加注重人才能力素质的培训提高、创新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对于科研攻关课题可以实行“揭榜挂帅”,也可以实行“赛马制”,逐步把大家锻造成科研创新精兵强将。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必须具有一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基层单位负责人要不断加强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主动“补课”,把丢的知识捡回来、把新的知识补出来,更加适应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李毛要求,科技创新不是哪一个人、哪一群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大家要积极参与创新、支持创新,主动去找问题、提问题,而且能够寻找信息源、组织人员及时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集团高质量发展支撑力。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带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找出问题,才能发现自己的短板,知道我们的工作方向和希望所在。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就会不断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3年至5年后,一定能达到今天万华、华为、格力等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李延河要求,一要提升思想认知,坚定不移打好科技创新主动战;二要狠抓科研攻关,善作善成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三要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以赴打好科技创新总体战。要积极主动抢抓党和国家支持全面创新的政策机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聚焦集团“6+2”重大战略性科研项目,聚焦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力度和精准度,全面推进降本增效,确保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质量效益更高、效率效果更好。 

(融媒体中心记者 邵宪杰 摄影记者 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