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区队管理者,我认为要实现本质安全,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与管理,要求职工严格按章作业,加强现场管理,从源头上降低风险,确保安全。”3月5日,勘探工程处地质勘探二队队长苏建涛向记者介绍他的“安全经”。
从事打钻工作20多年间,苏建涛在工作前首先确认各项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源于他初入职场时的一次经历。过去打钻常需移动钻机,两个人配合抬液压支柱。由于现场有煤泥水与钻头等杂物,一名职工行走时不慎踩中杂物滑倒,胳膊被液压支柱砸伤。这一幕,苏建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深刻意识到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任何时刻都不能疏忽,必须彻底排查隐患。
打钻作业是一项高风险工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去年,一个机组在退钻作业期间,钻机手操作钻机退钻时没有跟接钻杆的职工沟通好,导致退下来的钻杆砸到钻机上的一根管子。事后,苏建涛得知,这是接钻杆的职工精神不集中导致的。苏建涛要求各机组下井前一定要检查职工的精神状态,否则坚决不能入井作业。
“部分职工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惰性思想,我们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久久为功,要求带班干部与职工同上同下,常提醒、严要求,让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变成职工的行动自觉、行为自律。”苏建涛说。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该处要求各工区牢固树立“一钻孔一工程”理念,必须按照设计施工,确保钻孔质量。“每台机组配置两个人,一个人打钻,一个人更换钻杆。我要求机组人员相对固定,这样两个人搭班比较默契,可以互相提醒,不仅实现了自保、互保,还能提升打钻效率。”苏建涛说。
实行打钻作业标准化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苏建涛明确机长为钻场第一责任人,必须抓好打钻“三防”装置使用、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的细节管理,要求巷道内每台钻机物料码放、操作工序、封孔注浆全部执行统一标准。跟班、带班干部每天要对井下钻进、冲孔、封孔、注浆等环节进行全面指导监督、写实记录,发现问题当场改正,把质量达标贯穿打钻封孔全过程,既保证作业安全,又为提升钻孔抽采浓度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地质勘探二队在十三矿己16、17-14080中抽巷施工。苏建涛要求打钻作业必须做到气入管、水入沟、煤拉走,现场物料码放规范整齐。“现在智能化钻机的使用、施工作业环境改善也给职工安全作业打下了基础。”苏建涛说。
在苏建涛的带领下,该队被授予集团2024年度“红旗区队”称号。“现在,我们队狠抓职工安全培训,强化打钻作业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安全化,不断提高职工技能,让安全伴随打钻作业始终。”苏建涛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常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