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矿山到“云端”:不一样的“掘金路” | 中国平煤神马报

集团数字化转型再落关键一子。

今年3月19日,集团与新华区政府、北京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因“数字”结缘、以“共赢”为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万人规模的河南省数据标注行业标杆基地、煤炭行业最大的数智产业基地。

据了解,多年来,北京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深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融合,专注于打造通信领域企业服务全链路解决方案,依托5G应用支持、数字经济赋能、产品技术创新等优势,形成了涵盖智能客户联络中心外包、企信通、云通信、权益平台等综合性产品矩阵,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数据标注公司。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代浪潮下,集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开启了以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征程。

在集团党委统筹部署下,河南平煤神马人力资源公司创新打造“家门口就业”新模式,通过精准对接客服热线等人员密集型项目,让传统产业工人搭上数字经济的时代快车。

数字化是将各种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存储的数字格式的过程。数据标注就是数字化世界的“翻译官”——把原始数据(如图片、语音)转化成机器能理解的“带注释的数字化教材”。“数据标注简单来说,就是给文本、语音、图片、视频等各种各样的数据‘打标签’。比如在一张有猫的图片上,标注员要把猫的轮廓画出来,然后写上‘猫’这个标签,这样计算机就知道这张图片里有猫这个物体。”河南平煤神马人力资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数据标注产业是数字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高质量标注数据的需求急剧增加。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该公司精准捕捉到了数据标注产业潜藏的巨大需求与广阔发展前景,于2022年引入数据标注项目。“这一项目属于典型的人员密集型行业,持续用工需求庞大,兼具安全环保特性。场地建设不仅难度低,而且投资少,职工们置身其中,能享受到舒适宜人的职场工作环境,工作稳定且收入可观,还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景。”该公司副总经理梅舜清说。

集团领导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专门制定政策。同时,各单位成立专班,安排人员共享到该公司数据科技中心,为数据客服业务发展持续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短短2年多的时间,该公司的数据标注团队从20人先锋队发展到1000多人的数字化军团,其中半数为集团共享员工。

2023年11月,曾在六矿工作的杨晓恒完成职业生涯的蜕变,与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开启了深度“对话”。“干了这么多年的煤矿工人,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坐在明亮的办公室跟AI打交道。”该公司数据科技中心职工杨晓恒说。凭借着自身不懈的努力与拼搏,如今的他已成功晋升为该中心数据标注项目的团队长。

杨晓恒的这一蜕变,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更是集团在发展新兴产业道路上的一个生动而鲜活的缩影。

2024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数据标注产业专业化、智能化及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大幅跃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型数据标注企业”。同年,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也连续下发相关通知,提出打造数据融合应用标杆项目,培育壮大重点数据标注基地,争创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面对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数字经济战略”的号召,集团紧紧把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机遇,乘势而上构建“政企研”协同创新体系:向上衔接国家战略部署,横向联合北京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中国联通等行业巨头,借助这些企业的丰富经验、资源和项目优势,以及基地规划与建设经验、成熟管理模式,结合集团自身的人力优势、场地优势、国企背景及品牌优势,还有成熟的千人规模员工和管理团队、项目运营及交付经验,向下激活传统产业工人的数字潜能。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AI等新兴技术赋能下的新质生产力正驱动集团产业变革升级。

“通过发展数据标注产业,既可以盘活集团内部人力资源,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又可将部分传统岗位职工转型为数字化技能人才,为集团培育新兴职业群体,同时,数据标注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集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布局,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河南平煤神马人力资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杨志强说。

站在AI大模型爆发的历史关口,集团正以“二次创业”的激情书写转型答卷。当数万名“杨晓恒”完成从“体力劳动者”到“数字工匠”的蜕变,集团用实际行动证明:转型不是简单的产业更替,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坚守。这不仅是企业的自我超越,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国企担当。

(文/图 融媒体中心记者 薛亚丽 编辑 陈田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