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狼” | 中国平煤神马报

“你看过狼群捕猎吗?”

“不服输,盯着一个目标往前奔,让自己在一场场战斗中快速强大起来,还能协同作战、懂优胜劣汰,所以‘猛虎也怕群狼’。”日前,当被问及带队首月就创公司岩巷月度进尺纪录的管理心得时,夏店煤业公司掘进一队队长郑洪涛反问记者,随后又自己回答。

若困难像猛虎,团队当如狼群。这个想法在他2021年响应集团号召,从一矿来到夏店煤业公司后,变得更为强烈。

井下地层像是被揉皱了,每掘一点就会碰见断层,不少职工打起退堂鼓。但郑洪涛明白,新建矿井只能靠地面钻孔简单判断地质条件,难免存在勘探误差,只要坚持边掘进边打超前钻孔探测,总有破局之日。

他想把这份信心传递给职工。当时他在该公司工程技术部,一个人管理所有采掘设备,忙得不可开交,无暇和职工深入交流。后来,该公司成立连采队,郑洪涛担任该队党支部书记,发现工作中有些使不上劲。“搞思想工作不是我强项,我最想的还是运用好自己20多年来在掘进一线积累的经验,带领职工将生产搞好,让收入上去,把大家信心建立起来。”郑洪涛说。

2024年10月底,听到该公司进行“四制”改革,组织掘进战线队长公开竞聘时,他充满斗志。

“当队长可要背任务指标,累计3个月累积欠生产任务30%,就得卷铺盖走人。”交好的工友提醒他。由于岩石坚硬、煤层倾角大,当时2个掘进队几乎每月都欠生产任务约25%。

郑洪涛爽朗一笑:“怕啥?我有专长就要发挥出来,男人就该敢于亮剑。”

话虽如此,站在竞聘台上,郑洪涛的心还是怦怦直跳,虽然准备了稿子,但紧张地读不下去。他干脆把稿子往手心一攒,结合工作经历,从巷道支护到设备维护,从工分改革到人才培育,一股脑地将想法全说了出来,得到了评审团的一致认可,顺利当选掘进一队队长。按照公司规定,他挑选了副队长、职工,并让副队长和职工共同选出班长、验收员。

一上任,郑洪涛就充分放权:制度怎么定让大家说了算,劳动怎么组织让班长说了算,队干部负责排忧解难。

“副队长、班长都是在集团主力矿井历练多年、综合素质过硬的老职工,大家都没有私心,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把事情干好干成。”郑洪涛说。

该队干部职工经过讨论,决定采用大断面全锚索支护方式,并给进尺定了价:每个班组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完成三排进尺,前三排分别为600分、800分、1000分,每少一排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罚款100元,第四排及以后每排进尺奖励1000分。

完成任务就“躺平”,不想多拿工分怎么办?郑洪涛提出,每月进尺第一名班组奖励2万元,第二名班组奖励1万元,最后一名班组无奖励。且若班组长和验收员连续3个月考核均居于末位就要被调整为普通职工,全队其他职工均可竞聘空出的岗位,被淘汰人员后续也可继续参加竞聘,确保始终让最能干的人挑大梁。

郑洪涛记得,规定实施的第一个月,职工都在说“越干劲越大”,月底生产成绩一出,他长出一口气:当月全队完成全锚索岩巷进尺222米,超计划22米,创该公司投产以来岩巷月度进尺最高纪录。“太惊喜了,真没想到,全队都沸腾了。”郑洪涛笑着说。

全员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队中机掘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逐渐显现。如果掘进机司机不是熟手,碰见小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每个月至少少进尺100米。

郑洪涛着急得嘴上起泡,一个月下了20多个井,每天利用班前会和班后会给职工讲解机电知识。他还适时推出“师带徒”制度。“在前有‘胡萝卜’后有‘大棒’的情况下,徒弟愿意学、师傅愿意教,我们自主培养出一批电工、钻机检修工、迎头打钻手,还在公司支持下,派人外出专项培训掘进机修理业务。现在,前头打钻探路的、中间开掘进机的、后头压阵的,都是技术能手,队里工作全部走上正轨。”郑洪涛说。

近段时间,郑洪涛将工作重心放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综掘设备维护上,不仅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承担开掘战线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还带头完成达标工作,确保施工达标、质量过硬。前不久,他带领该队职工将四3-11100风巷创建为该公司首条达标巷道。

“只有准备工作做好了,高效进尺才可持续。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四3-11100采面所有巷道都建成质量标准化巷道。”郑洪涛说。

钻机仍在穿透前方未知的岩层,郑洪涛时刻准备着迎难而上。

(文/图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佳琪 曹来 编辑 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