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8日,二矿(原诸葛庙矿)破土动工,开始建设。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开发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平顶山矿区,开始奏响雄浑乐章,也宣告着一代又一代二矿人开始了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
回顾拼搏进取的70年,二矿以奋斗标注发展步伐,用创新书写奋进篇章,持之以恒走好智能化建设之路,这座老矿井如老骥伏枥般奋勇前行。
起始:从0到1的艰难开始
风多石多茅草多,工人住在荒山坡,玉米稀饭花卷馍,一床睡人三四个。这个顺口溜记录了二矿建矿初期的情景。1957年10月1日,二矿建成投产,是集团的第一对矿井,也是新中国自主勘探、设计、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平顶山矿区的第一对矿井。建矿以来,二矿人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创优向前,矿井产量逐年攀升。1961年达产,1971年首次实现产量翻番。
1975年,二矿井田范围内的己组煤基本采完,剩下的只有被苏联专家判定为水害严重的“开采禁区”——庚组煤。该矿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勇闯禁区,开发庚组煤。1978年1月份,该矿第一个庚组煤采面成功出煤,矿井年产量提升至50万吨。
为进一步提升产量,提高工作效率,二矿结合矿井发展实际,坚定不移走智能化矿山建设之路。2001年,该矿上马高档普采系统和综掘系统,并一直保持“两高一炮”开采模式,矿井产能达到170万吨。
2007年,该矿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安装了2套综采装备和2套综掘装备,实现从炮采炮掘到综采综掘机械化的历史转变。同年,二矿首套综采设备在庚组煤采面建成投运,并诞生了集团首个百万吨综采队。2011年,二矿实现产能300万吨,迈入集团大型骨干矿井行列。
2015年年底,集团依托二矿庚组煤可选性强、黏结指数高的独特优势,将其与四矿、六矿硫分低的戊组煤进行配选入洗,成功开发出中(高)硫肥精煤,打造出平煤神马高端动力煤新品牌,二矿庚组煤进入“做强做优”高质量开发新时期。目前,作为集团唯一生产庚组煤的生产矿井,二矿仍在继续书写着庚组煤开采的故事。
加速:智能化建设马力十足
近年来,面对资源有限、市场波动等多方面压力,二矿着力精耕细采,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加大管理力度等措施,把智能化建设作为矿井发展跃升的不二“法宝”,不断提升产量和效益。
为提升煤质,该矿在2016年建成投用地面筛分楼的基础上,又于2025年3月10日,试车运行总投资3100万元的TGS智能梯流干选系统。该系统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智能分选装备,也是国内首套覆盖13mm至50mm粒径矸石的全流程智能分选设备,且在风力、激振力、重力的作用下,分选效率可以提升4倍。该系统投运后,预计全年可增收6700万元,实现煤炭分选效率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且具备一键开机、无人值守等智能化功能,整套系统运行只需要2到3名职工巡检。
为促进矿井高质量发展,提高矿井质量效益,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5月底,该矿上马了河南省首套薄煤层智能化综采设备。该设备是全国首台由一家单位进行“三机”匹配的设备。截至今年7月份,该矿已陆续建成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1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高效投产以来,单日产量实现翻番,产品灰分降低6%至8%,矿井服务年限延长3年至5年,为集团储量20%的薄煤层资源由不可采、难以开采到可采、高效开采积累了经验。该矿“复杂条件下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被评为集团最高技术奖。
2024年,二矿在庚20-31080采空区,采用定向钻技术施工探放水钻孔,成为集团首家成功实施定向远距离探放水技术、单孔孔深在300米以上的单位。该矿在超远距离探放水方面的成功尝试,为集团其他矿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也为集团有效应对水害、确保安全生产增加了砝码。
近期,集团首个长距离主运输巷道智能化单轨吊运输系统在该矿试运行,井下8400米的物资“地铁网”正在加速建设中。该系统具备单轨吊站点自动停靠、自动避让等功能。今年年底前,这种物资运输新形态将在该矿井下成为现实,为集团在单轨吊机车长距离主运输巷大范围应用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
回首来时路,二矿始终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壮丽70年,奋进新征程。我们将紧跟集团的各项部署,坚定不移走智能化矿井建设之路,努力使二矿焕发出新的生机,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该矿相关负责人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完美 编辑 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