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煤电公司智能化改造提供保供“硬支撑” | 中国平煤神马报

7月、8月,动力煤需求进入高峰期,各大电厂、化工企业用煤量持续攀升。作为集团保供核心力量之一,中平煤电公司主动扛起保供责任。“8月,我们向尼龙化工公司、平美盐化公司等3家单位发运动力煤12万吨。我们还通过改造智能化装车系统,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约运输费用约1700万元。”9月1日,该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孟庆妮说。

今年7月份,该公司锚定“减负提效、安全精准”目标,由职能部门牵头,联动设备厂家与一线单位,共同推进智能无人装车系统二次升级与机电设备智能检测预警系统建设,成功实现从“自动装车”到“智能装车”的跨越,为区域能源保供注入“智”造动能。

改造前,车辆过磅时,需司机反复上下车,还需专人24小时值守,记录信息、喊话沟通,过磅耗时10分钟。升级后,该公司搭建专属数据库,每日仅用半小时即可完成3家用户单位4个车队的来车信息线上批量审批,司机无需下车即可自动获取磅单,全流程压缩至5分钟内。如今单日过车最高达177辆,不仅保障3家单位汽运煤需求从日均3000吨增至4000吨以上,还显著提高了数据结算准确率与安全性,有效降低了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此外,该公司积极协调集团内外优质资源,将优质资源优先供给内部化工单位,精准控制热值波动,全力满足化工单位“迎峰度夏”用煤需求。

为保障高温天气下设备稳定运行,该公司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协同,为生产设备装上“智慧天眼”。此前每班职工需高频巡检多个岗位,易出现检查不精准情况。为此,该公司搭建了机电设备智能检测预警系统。技术人员在皮带机电机处加装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振动、温度数据,并同步至手机APP 与电脑终端,可供调度室远程查看设备参数。该系统还能自动“诊断”异常情况并报警,实现从“人工巡检”到“智能预警”的转变,保障了电厂、化工企业用煤连续稳定。

“此次智能化改造,既筑牢了‘迎峰度夏’保供防线,又通过减少‘苦脏累险’岗位,降低劳动强度,为职工创造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孟庆妮说。

接下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智能化转型,推进火车运输自动化过磅、外购高质煤无人干预等项目,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能源保供提供“硬支撑”。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昊 图片由中平煤电公司提供 编辑 常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