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海东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书写着一段关于新能源产业的奋斗史诗。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崛起,正是这段历程最生动的注脚。
2021年金秋,集团着眼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宏伟蓝图,完成对青海当地一家硅材料企业的重组,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场跨越千里的产业布局,不仅规避了同业竞争的壁垒,更在青藏高原播下了绿色发展的种子。易成新能67.09%的持股比例背后,是集团对新能源赛道的坚定布局,更是对“双碳”时代命题的深刻应答。
初生的青海天蓝充满活力。1万吨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的蓝图在海东市乐都工业园的土地上迅速铺展,从蓝图到投产仅用一年半时间。2022年2月,当第一炉石墨化产品出炉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新生企业会创造行业奇迹——十个半月完成9000多吨加工量,2.4亿元营业收入与4000余万元利润的成绩单,让“当年投产、当年达效、当年盈利”的理想照进现实。国内外多家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名单,印证着市场对这份答卷的高度认可。
如果说一期项目是惊艳亮相,那么二期工程便是集团实力的深度展现。2022年9月破土动工的2万吨石墨化及1万吨负极全产业链项目,在一年零八个月的建设周期里,经历了高原寒冬的考验,最终于2024年7月实现全线投产。当青海省委书记走进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品订单源源不断的红火景象时,不禁赞叹:“这就是海东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四年耕耘,青海天蓝已从单一加工厂蜕变为全产业链企业,更培育出一支以青海省劳动模范柳记套为代表的奋斗群体。在“团结务实、奋力拼搏”的精神旗帜下,二期石墨化产线通过设备参数调整、工艺技术优化,生产线单炉装炉量同比提高10.5%,优质增碳剂产出率提高11%。此外,该公司生产线采用的超导电铝排导电率达64%,远高于行业59%的平均水平,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每年还可节省电费120万元。
从股权重组到全产业链布局,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深耕,集团用四年时间在青海大地刻下深深的发展足迹。这份足迹里,有战略远见的光芒,有实干兴邦的温度,更有国企在新时代征程中,写给青藏高原的绿色诗篇。
(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芳芳 编辑 陈田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