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深水处 改革潮起时 | 中国平煤神马报

改革,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在集团70年的创业发展史中,改革始终是一条清晰可见的红线,是不竭的动力源泉,推动企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不断向前。

尤其近年来,集团党委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破藩篱、涉险滩、革积弊、去沉疴,不断掘进改革深度,将难点痛点堵点转化为亮点支点致胜点,形成诸多比较优势,助推企业实力跃上新台阶。

时代发展变化,改革常改常新。改革是国有企业永恒的课题,只有顺应时代需求的阶段性起点与成果,没有停滞不前的终点。

当前,集团发展所面对的是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变革、科技革命重构产业版图、宏观经济持续承压的复杂局面,要破解的是“大而不强、散而不深、全而不优”等内部深层结构矛盾,要奔赴的是打造“1135”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球优秀的功能材料领军企业的宏伟目标。

对于改革而言,“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当前面临的是向前推进无法回避的深水区,是体制机制的核心层面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老问题或将改头换面,新矛盾可能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干部职工对改革红利的期盼愈发急切,但对变革过程的阵痛更为敏感。

简而言之,企业发展离不开改革,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靠改革的思维来谋划、用改革的手段去推动。而新时代的改革,需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需要决心更大、勇气更强,更需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冷静观察中科学研判,在深入思考中谋篇布局。

要把舵定向。

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零敲碎打、单点突破行不通,必须增强各项改革间的关联性、系统性,以科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合理的改革路径、制定扎实的改革措施。要把握好点与面、破与立、因与果、稳与进的关系,既勇于打破机制桎梏,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充分考虑职工承受度和发展可持续性,在改革中保持队伍稳定、生产稳定、大局稳定,不断提升改革效能、激活发展势能。

要手里有招。

深水行船,手中必须要有硬招实招新招。要始终立足发展实际,直面“硬骨头”、根除“牛皮癣”,把增动力、添活力、促干劲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做到对深层次问题和短板找得准,拿出的举措实打实。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超前的眼光,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新路径,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稳大局、破困局、开新局。

要万众一心。

改革,关系全体职工,是广大职工自己的事业。集团70年发展历程中,职工始终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进入改革深水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职工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职工所呼所盼作为改革的方向,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推出职工所急所向的改革举措,真正让改革为企业赋能、为职工谋福、为发展开路。

发展的高度,来自改革的力度。

创业70年,是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改革的新起点。新征程上再出发,让我们以更大决心、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拿出勇担当、不畏难的魄力,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落到实处,闯出加快建设全球优秀的功能材料领军企业的新天地。

看那深水处,正是潮起扬帆时。

出发!

(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编辑 常会杰)